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头条

央视《新闻联播》连续两天聚焦淮南武王墩考古新发现

发布日期:2024-05-20 08:58作者:宣教科 来源:淮南文化和旅游发布 【字体:  】   阅读:
发布日期:2024-05-20 08:58作者:宣教科
来源:淮南文化和旅游发布    阅读:

国家文物局18日发布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考古发掘及文物保护重要成果,墓主人基本锁定为战国晚期楚国考烈王,截至目前已提取出土各类文物3000多件(组)。
淮南综合广播
,赞42
5月19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淮南武王墩考古新发现,出土文物丰富,生动展现中华文化辉煌印记。

淮南武王墩墓考古和文物保护新进展


武王墩墓主人是楚考烈王?专家认为,武王墩墓出土文物的形制、纹饰、组合等具有战国晚期楚文化的典型特征。结合墓葬规模、结构、出土文字材料与文献史料等综合分析,武王墩墓主身份基本锁定是《史记·楚世家》记载的楚考烈王。5月18日下午,央视新闻频道CCTV13《穿过历史找到你|探秘武王墩墓》直播画面展示了一对青铜簠,簋是古代盛放食物的器具,口沿上刻有12字铭文:楚王酓前作铸金簠以供岁尝。专家表示,最关键的就是“楚王酓前”四个字,“酓前”就是“熊完”“熊元”的含义,成为最有力的证据。
超级青铜大鼎是否会超过铸客大鼎?鼎,不仅是当时的国之重器,更是墓主人身份与地位的象征。5月18日下午,央视直播节目见证了超级大鼎的提取全过程。大鼎有多大?5月19日下午,武王墩考古实验室负责人张治国在直播中表示,经考古人员对大鼎再次测量:大鼎的口径为88.9厘米,通高111.5厘米,鼎耳间距111.7厘米,大于已知的楚大鼎(铸客大鼎),是目前发现最大的楚国大鼎。
武王墩墓发掘进展如何?新出土了哪些器物?目前,武王墩墓椁室考古发掘有序推进。北、西部四个侧室(分别编号北一、二室、西一、二室)发掘完毕,东一室、南二室发掘工作正在进行中,提取各类文物3000多件(组),以及大量动植物遗存。北一、二室被盗扰严重,仍然提取出600余件(组)器物,多数为琴瑟等弦乐器,出土的编钟架横梁保存完整,上有悬孔14处,与追缴的青铜编钟数量吻合。南一、二室出土漆盒、耳杯、盘、豆、鼓,玉璧、璜、佩以及大量铜箭矢。西一、二室遗物以漆木俑为主,还发现木车、乐器和少量遣策类竹简。木俑有200多个个体,分立姿、坐姿等不同姿态,部分木俑佩木剑。东一室以青铜器为主,目前已提取青铜器150多件(组),器类有鼎、簋、簠、敦、钫、壶、甗、豆、鉴、釜、盘、尊缶等,青铜礼器组合保存完整;与青铜器同出的还有百余件案、俎、盒、榻等漆木质饮食宴享起居用具。
出土文物保护和多学科研究成效如何?通过跨学科、多平台协作,研究团队系统开展了动植物遗存鉴定、残留物分析工作,其中动物骨骼遗存鉴定出黄牛、猪、狗等10多种动物,植物遗存则发现葫芦、甜瓜、梅、栗等瓜果、坚果,粟、黍、水稻等农作物,花椒、锦葵等香料作物,以及传统中药植物吴茱萸。
武王墩一号墓考古发掘组第一组组长张闻捷教授认为,“武王墩墓出土的文物丰富,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弥补了历史文献的不足,对研究古代帝王陵墓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提供了重要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