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四普”工作夯实文物资源保护基础
发布日期:2025-10-20 17:02 
来源:八公山区文化和旅游局    阅读:次
构建全域覆盖的“摸排核查”新体系。配合市文保中心的文物专家,并组织镇、街道文物工作力量,对全区开展文物线索全覆盖摸排调研。网格化推进,依托基层文化队伍动态收集区域文物信息,累计核实各类线索6处,涵盖近现代工业遗存、近现代代表性建筑、古墓葬等多类资源。对包括皖淮机械厂、药碾子药臼子、闪冲清真寺古井等点位,逐一开展现场勘查、资料收集与知情人员访谈,全面掌握文物保存现状与历史背景,推动“被动保存”转为“主动发现”。通过系统化摸排,全区文物资源底数进一步清晰,保护响应时效有效提升。打造多维立体的“调查评估”新动能。创新“实地调研+研究复核”工作矩阵,统筹开展在册文物复查与新发现线索评估工作。重点对第三次文物普查登记的李家更楼古堆、毕家岗西古堆等两处未定级文物实施保护状况检查,确认保存完好,无损坏消失现象。同步推进新发现文物价值研判,组织专业力量对方一韩墓、皖淮机械厂建筑群(含单身宿舍、医院、专家楼、厂房)等8处具有较高历史与文化价值的点位进行系统调查与综合评估,夯实文物认定基础。建立高效协同的“成果上传”新机制。实施普查数据全流程管理,形成“区级统筹+镇街配合+市级联动”三级协同机制。按照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标准,对经实地调研和研究复核确认的8处新发现文物点位,全面完成信息复核、数据录入与系统上传。截至目前,所有新发现点位信息均已通过市级审核并成功录入国家文物普查系统,实现普查成果即时转化、文物资源动态入库。
 皖公网安备 34040302000280号
 皖公网安备 340403020002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