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情况】淮南市文旅局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上半年完成情况
淮南市文旅局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上半年完成情况
序号 |
主要任务 |
落实情况 |
存在问题和困难 |
完成状态 |
自评情况 |
26 |
加快武王墩遗址展示馆和博物馆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文物保护科) |
武王墩展示利用设施(武王墩遗址博物馆)已于2025年3月26日举行开工仪式,目前已开展建设;武王墩主墓保护性设施(武王墩墓遗址展示馆)正在完善项目详细规划方案、编制加固方案、开展土地报批组卷等工作,编制完成《武王墩一号墓墓壁加固防护工程勘察与设计方案》《武王墩一号墓墓坑防水工程现状勘察与设计方案》并获安徽省文物局批复同意。编制完成安徽寿县寿春城遗址和楚王陵(武王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申报材料并上报国家文物局。
|
因武王墩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不符合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需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基础进行建设的要求,国家文物局未同意武王墩与寿春城遗址合并建设安徽寿县寿春城遗址和楚王陵(武王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
序时推进 |
良好 |
178 |
提高寿州古城保护利用水平和文化影响力,推进八公山景区贯通融合,着力建设楚汉文化核心区。(产业发展科、文物保护科、资源开发科、宣传交流科) |
举办淮南武王墩墓展示利用设施建设项目开工仪式,目前基坑开挖已基本完成,积极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3亿元,已下达资金1.8亿元,遗址公园南入口配套工程建设项目已启动,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开展新探明墓葬的考古发掘工作;有序推进寿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升工程项目,已完成西北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遇见春申君”沉浸+综合体、时公祠民宿、八公居民宿项目(二期)、寿州州署谯楼修缮工程等项目正序时推进;积极争取政府专项债券1.72亿元,截止目前已发行1.56亿元,推动八公山景区建设升级。 编制完成《安徽寿县寿春城遗址和楚王陵(武王墩)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并向国家文物局递交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材料;编制《寿春城遗址保护规划(2023-2035)》《寿州州署谯楼修缮工程设计方案》;结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对我市境内楚汉文化文物遗存进行摸排与复查。 指导八公山风景区管委会制定了《淮南市八公山风景区联票实施方案(试行)》,八公山风景名胜区联票已经正式发售,票价79元,包含全部4处收费景点(寿县八公山森林公园、淮南八公山地质公园、茅仙洞景区、珍珠泉)。6月份,指导八公山风景区管委会组织属地县区文旅局、景区管理处召开2025年度第一次八公山风景区工作调度会,统筹推进景区文物保护、项目建设、宣传推介等贯通融合工作事项。
|
|
已完成 |
好 |
179 |
完成九龙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抓住《六姊妹》上映契机,加大城市宣传力度。(产业发展科、宣传交流科) |
推进九龙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项目建设进度,正在进行文物部分修复、停车场修建、《六姊妹》相关拍摄地布景,植入文旅业态,目前文保建筑5栋外立面、内墙已实施完成。 以“跟着六姊妹游淮南”为主题,邀请人民网、安徽电视台、安徽新媒体集团等主流媒体,联动淮南本地媒体发布宣传短视频、信息超万条。组织“普陀山小帅”等网络大V以及淮南本地众多自媒体达人和“文旅推介官”,借助《六姊妹》热播,大力宣传推介淮南历史文化和春游场景,开展“跟着《六姊妹》春游淮南”活动,围绕新场景新业态,线下线上联动发力,催“热”淮南文旅春季消费经济。 |
|
基本完成 |
好 |
1180 |
办好楚文化研讨会、豆腐文化节、少儿艺术节,讲好中国“成语典故之城”“二十四节气之城”淮南故事。(宣传交流科、公服艺术科、文化遗产科) |
创新实施文化惠“童”工作,推动全市少儿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育体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共同举办2025年淮南市庆“六一”文化惠童集中展演暨“非遗进校园”主题活动。 二十四节气馆建成开放,深度挖掘二十四节气文化内涵,结合实物与现代科技,呈现节气节俗与物候变化的沉浸式体验;通过举办非遗贺新春年味大集、庆“六一”文化惠童集中展演暨“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宣传弘扬淮南文化。 7月19日,第二届楚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淮南召开。学术研讨会上,来自武汉大学、山东大学、湖北大学、湖北省社科院、安徽省社科院等63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16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楚文化研究,碰撞思想火花。 |
|
已完成 |
好 |
1181 |
坚持文旅融合发展,强化市级统筹,优化全域旅游布局,加快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产业发展科、资源开发科) |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培育文旅消费新场景。上半年全市“双招双引”签约、开工、投产项目23个,总投资63.29亿元,纳统项目12个,金额50.58亿元。在“春节”“五一”“端午”等节假日举办“欢欢喜喜过大年”、焦岗湖全域旅游嘉年华、“五一剧好玩”古城灯光秀、八公山NPC演出等文旅活动600余场。鼓励收费景区结合中高考、暑期等推出“免减优”优惠政策。举办“淮南·春申号”旅游列车首发暨淮南文旅资源推介活动,开通全国至淮南旅游列车。打造了春申里文旅街区、九龙岗历史文化街区、寿县二十四节气馆、毛集冰帘洞天、九龙乐园二期、百年大井架等文旅消费新业态、新场景。 指导寿县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寿县古城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进度,开展全市旅游资源普查。 |
|
序时推进 |
好 |
1185 |
强化工业遗址保护利用,培育一批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资源开发科、文化遗产科) |
开展了淮南市工业旅游资源情况摸底调研,并向省厅报送了《淮南市工业旅游资源情况摸底统计表》,对4家有意项的企业进行了指导。 结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加大对工业遗产类文物遗存的摸排工作,新发现平圩电厂国产首台40万千瓦低压转子、望峰岗选煤厂主厂房、望峰岗选煤厂铁路煤仓、望峰岗选煤厂皮带走廊电器控制室、淮南市炉渣砖厂旧址、九龙岗煤矿办公楼、九龙岗煤矿礼堂、九龙岗煤矿压风机房、九龙岗煤矿九号井井架和绞车房、皖淮机械厂建筑群等10处工业遗产类不可移动文物。 |
|
序时推进 |
好 |
1186 |
加强旅游与消费联动,积极打造精品民宿、特色美食、“淮南礼物”品牌。(资源开发科、产业发展科) |
举办“春游江淮 千姿百态”主题活动—“春游江淮·皖美乡味”安徽省乡村旅游主题活动暨“皖美食光·相聚淮南”乡村旅游活动,组织11家企业进驻九龙岗电商直播间直播带货淮南牛肉汤、豆腐、麻黄鸡、寿州窑等特色旅游商品,销售额62.6万元。楚都香草 楚韵留香(寿州香草)挂饰香囊入围2025年中国旅游商品大赛决赛。打造了8条淮南市乡村旅游线路,涵盖了景区、民宿、美食等。积极申报皖美金牌民宿1家,皖美银牌民宿2家。 |
|
序时推进 |
好 |
187 |
大力推动“引客入淮”,注重跨区域旅游协作,开展旅游消费环境提升专项行动,全面塑造淮南文旅新形象。(宣传交流科) |
一是加大文旅宣传营销。以“跟着六姊妹游淮南”为主题,邀请人民网、安徽电视台、安徽新媒体集团等主流媒体,在抖音、视频号等发布以《六姊妹》为话题的宣传短视频,重点介绍淮南当地美景美食、地域文化、变迁历程,让更多人认识淮南、走进淮南、了解淮南、喜欢淮南。 二是积极打造长三角重要旅游目的地。2025年清明前夕,在上海黄浦、静安、闵行三区,举办3场“楚风汉韵 山水淮南”系列文旅推介活动;6月12日,联合八公山风景区管委会赴上海普陀区,6月15日,结合“楚风烈”安徽楚文化精品文物展开幕在上海闵行区海派艺术馆,连续举办了3场淮南文旅资源推介活动。2025年6月20日,“淮南·春申号”旅游列车正式开通。 三是实现入境游市场拓展重要突破。4月15日,淮南与阜阳签订了关于联动拓展入境游市场框架协议。4月15日至16日,马来西亚旅游推广团来淮考察,通过网红推广、旅行社联动及政策支持,吸引马来西亚游客来淮旅游,扩大入境游市场规模。6月5日,淮南市文化旅游局联合阜阳市文化旅游局共同举办“外籍学子游皖北”宣传推广活动,来自13个国家的20多名外国大学生来到淮南,感受山水淮南的独特魅力。 |
|
序时推进 |
好 |
1188 |
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常态化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建设公共文化空间31个。推出更多展示淮南新形象的精品力作。(公服艺术科) |
全市完成“送戏进万村”演出815场次,完成率98%。各级各类公共文化场馆累计开展活动1768场,服务人次195.22万人次。22个公共文化空间年度建设任务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累计开展各类文化活动711场次,服务群众60.1万人次。 |
|
已完成 |
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