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情况】淮南市文旅局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一季度完成情况
淮南市文旅局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一季度完成情况
序号 |
主要任务 |
落实情况 |
存在问题和困难 |
完成状态 |
自评情况 |
26 |
加快武王墩遗址展示馆和博物馆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文物保护科) |
武王墩展示利用设施(武王墩遗址博物馆)已于2025年3月26日举行开工仪式,目前正在完善设计方案、实施考古勘探发掘、人防审批手续办理的工作;武王墩主墓保护性设施(武王墩墓遗址展示馆)正在完善项目详细规划方案、编制加固方案、开展土地报批组卷等工作。编制完成安徽寿县寿春城遗址和楚王陵(武王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申报材料并上报国家文物局。 |
无 |
序时推进 |
好 |
178 |
提高寿州古城保护利用水平和文化影响力,推进八公山景区贯通融合,着力建设楚汉文化核心区。(产业发展科、文物保护科、资源开发科、宣传交流科) |
一是编制完成《安徽寿县寿春城遗址和楚王陵(武王墩)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并向国家文物局递交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材料;结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对我市境内楚汉文化文物遗存进行摸排与复查。二是成功举办淮南武王墩墓展示利用设施建设项目开工仪式,积极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3亿元;有序推进寿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升工程项目;积极争取政府专项债券1.72亿元,截止目前已发行1.56亿元,推动八公山景区建设升级。三是指导八公山风景区管委会制定了《淮南市八公山风景区联票实施方案(试行)》,八公山风景名胜区联票已经正式发售,票价79元,包含全部4处收费景点(寿县八公山森林公园、淮南八公山地质公园、茅仙洞景区、珍珠泉)。 |
无 |
序时推进 |
好 |
179 |
完成九龙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抓住《六姊妹》上映契机,加大城市宣传力度。(产业发展科、宣传交流科) |
推进九龙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项目建设进度,正在进行文物部分修复、停车场修建、《六姊妹》相关拍摄地布景,植入文旅业态。以“跟着六姊妹游淮南”为主题,邀请人民网、安徽电视台、安徽新媒体集团等主流媒体,联动淮南本地媒体发布宣传短视频、信息超万条。组织“普陀山小帅”等网络大V以及淮南本地众多自媒体达人和“文旅推介官”,借助《六姊妹》热播,大力宣传推介淮南历史文化和春游场景,开展“跟着《六姊妹》春游淮南”活动,围绕新场景新业态,线下线上联动发力,催“热”淮南文旅春季消费经济。 |
无 |
序时推进 |
好 |
1180 |
办好楚文化研讨会、豆腐文化节、少儿艺术节,讲好中国“成语典故之城”“二十四节气之城”淮南故事。(宣传交流科、公服艺术科、文化遗产科) |
二十四节气馆正式开放,深度挖掘二十四节气文化内涵,呈现节气节俗与物候变化的沉浸式体验。少儿艺术节正在筹备,少儿节目遴选准备中。积极配合做好楚文化研讨会、豆腐文化节筹备工作,持续讲好“淮南故事”。 |
2024年首届楚文化论坛由市委宣传部牵头举办,我局未受邀参与论坛。 |
序时推进 |
好 |
1181 |
坚持文旅融合发展,强化市级统筹,优化全域旅游布局,加快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产业发展科、资源开发科) |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培育文旅消费新场景。一季度全市“双招双引”签约、开工、投产项目22个,总投资62.1亿元,纳统项目12个,金额50.58亿元。举办了“欢欢喜喜过大年”文旅促销费活动,打造了春申里文旅街区、寿县二十四节气馆、毛集冰帘洞天等文旅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指导寿县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寿县古城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进度,开展全市旅游资源普查。 |
无 |
序时推进 |
好 |
1185 |
强化工业遗址保护利用,培育一批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资源开发科、文化遗产科) |
结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加大对工业遗产类文物遗存的摸排工作,新发现平圩电厂国产首台40万千瓦低压转子、田家庵电厂早期工业遗存、望峰岗选煤厂建筑群、淮南市炉渣砖厂旧址、九二公司九号井遗址、皖淮机械厂建筑群等6处工业遗产类不可移动文物。开展了淮南市工业旅游资源情况摸底调研,并向省厅报送了《淮南市工业旅游资源情况摸底统计表》,对4家有意项的企业进行了指导。 |
无 |
序时推进 |
好 |
1186 |
加强旅游与消费联动,积极打造精品民宿、特色美食、“淮南礼物”品牌。(资源开发科、产业发展科) |
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淮南市人民政府、安徽省广播电视台主办的“春游江淮 千姿百态”主题活动—“春游江淮·皖美乡味”安徽省乡村旅游主题活动暨“皖美食光·相聚淮南”乡村旅游活动于3月29-31日在淮南市九龙岗历史文化街区顺利举办。活动促进了乡村旅游消费、打造了8条淮南市乡村旅游线路,涵盖了景区、民宿、美食等。活动取得了圆满的结果,活动期内,非遗文创市集销售额达2.56万元;美食市集销售额达12万元;电商直播销售额达到67.3万元,其中,牛肉汤电商直播金额62.6万元;历史文化街区接待游客2.4万人次,带动消费超过100万元。 |
无 |
序时推进 |
好 |
187 |
大力推动“引客入淮”,注重跨区域旅游协作,开展旅游消费环境提升专项行动,全面塑造淮南文旅新形象。(宣传交流科) |
2025年清明小长假前夕,携“楚汉风骨、山水诗画、人间烟火”登陆上海黄浦、静安、闵行三区,举办3场“楚风汉韵 山水淮南”系列文旅推介活动,通过文化展演、资源推介、特产展示及合作签约等环节,向上海市民与文旅从业者全景展现这座千年古城的厚重底蕴与灵动风情,结合具体优惠政策吸引沪上游客来淮。 |
无 |
序时推进 |
好 |
1188 |
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常态化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建设公共文化空间31个。推出更多展示淮南新形象的精品力作。(公服艺术科) |
截至3月底,全市完成送戏进万村演出348场次,完成率42%。累计开展乡村村晚8场,线上线下观众近21万人次。举办广场舞展演49场次,线上线下观看1.42万人次。已完成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任务5个,花鼓灯舞蹈《向幸福出发》晋级全国群星奖总决赛。 |
无 |
序时推进 |
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