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政务公开重点工作台账

发布时间:2024-06-17 15:30信息来源:市文化和旅游局(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工作任务

具体要求

责任单位

一、围绕服务经济和保障民生抓好主动公开

(一)聚焦中心工作

1

及时公开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政策举措和进展成效,系统全面准确传递政策取向,以高质量政策公开助推高质量转型发展。

市场监督管理科

产业发展科

2

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式、一站式发布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办事指南、办理进展等。

市场监督管理科

 

(二)聚焦公众参与

3

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政策文件,除依法依规应当保密的外,应通过征求意见、听证座谈等方式扩大公众参与,并及时公开执行情况评估结果。

各科室

(三)聚焦监督管理

4

加强行政机关权力配置和运行信息公开,持续做好动态更新,推动行政机关依法规范履职。

宣传教育科

二、围绕政策解读和渠道建设抓好质效提升

(四)解读质量再提高

5

严格落实政策解读与政策文件同步起草、同步审签、同步发布的“三同步”要求,将政策解读放在与政策制定同等重要位置,同步考虑、同步安排。科学确定解读范围,对涉及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的重大政策文件,做到应解读尽解读。精心制作解读材料,精确传递信号,精准公开渠道,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

各科室

6

开展“政策解读质量提升年”行动,围绕社会关切的利益点、新旧政策的差异点、重要举措的创新点等方面,灵活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体”进行深入解读,充分释放政策红利。

各科室

7

合理创新解读方式,在按要求扎实做好文字解读材料的基础上,可运用图片、视频、动漫等解读形式加强解读效果。将政策解读同政民互动相结合,发挥部门负责人、政策制定者和有关专家学者等作用,综合运用在线访谈、新闻发布会、政策宣讲会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开展解读,力戒为解读而解读、盲目追求形式新颖。

宣传教育科

8

继续组织开展优秀政策解读案例评选,优化政策解读“集成式”发布质效,探索重大政策系列解读方式,拓展解读视角,延伸解读链条。

 

(五)数字转型再加快

9

按照构建一级政府一个政策集中发布窗口格局的要求,完善政策文件库建设,健全管理机制,规范网络版发布格式,并将入口设置在政府门户网站首页,做到政策文件数据同源、动态更新;强化领域细分,拓展应用场景,提升搜索查询功能,提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取政策信息的便利度。

科技科

(六)平台载体再优化

10

加强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协同联动,积极拓展政务公开渠道,综合运用“报、网、端、微、屏”等媒介载体,有效扩大政策传播范围。

宣传教育科

三、围绕依法规范和防范风险抓好基础工作

(七)规范依申请公开工作

11

以贯彻实施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为契机,修订完善依申请办理规范文书,调整依申请公开答复书中有关救济渠道表述。进一步规范办理程序,原则上所有的受理件或协查件均要在第一时间主动与申请人联系,核实申请内容、了解真实需求。及时会商研判复杂疑难申请,提升答复质效,防范法律风险。聚焦重点领域开展交流,统一规范答复口径。强化依申请公开办理证据链管理,切实发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例对行政行为的提示警示作用。

政策法规科

(八)加强审查清理

12

加强政府信息全生命周期管理,公开前严格审查。要完善机制、明确责任,坚持“先审后发”“一事一审”原则,依法对拟公开的信息进行保密审查,做到该公开的公开到位,该保密的保密到位。

宣传教育科

13

科学确定公开方式、范围和时限,坚持分类施策,综合考虑信息性质、受众、影响等因素,需要广泛知晓的全面公开到位,一定范围内知晓的在特定范围内公开。

宣传教育科

14

公开后定期清理,按照“谁公开、谁清理”原则,加强对已公开的信息进行风险排查,清理无关、无效、不需长期保留以及涉及个人隐私等信息,防止信息汇聚引发风险。

宣传教育科

(九)持续改进作风

15

完善考评方式,优化指标体系,采取“背靠背、无感化”评测。严格落实关于持续整治数字形式主义要求,公开内容应贴合栏目要求和工作实际,杜绝无效信息发布和说明类信息的滥用。

宣传教育科

(十)强化队伍建设

16

围绕信息公开条例学习、日常发现问题整改、依申请公开答复、重点工作推动等分级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政务公开工作机构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年度内至少参加1次业务培训。充实政务公开工作机构人员力量,为推进政务公开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宣传教育科

(十一)完善工作机制

17

对照新时代政务公开要求,全面梳理现有工作机制,及时予以清理修订。待国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修订和政策发布条例出台后,认真做好宣传贯彻和工作衔接。

宣传教育科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